為啥歷史上總說皇后有點壞?她們是真毒辣還是被潑臟水?
????權(quán)力頂端的女人注定要黑化?
你別說,每次看到古裝劇里那些搞陰謀、下毒手的皇后,總有人一拍大腿:"看吧!皇后有點壞才是標配!"可仔細想想,這些被釘在"惡女榜"上的女人,到底是天生壞種,還是被逼到墻角不得不反擊?
一、被史書蓋章的"壞皇后"們 ????
翻翻二十四史,"皇后有點壞"的案例還真不少。武則天掐死親生女兒嫁禍王皇后這事,在《新唐書》里寫得有鼻子有眼。呂雉把人做成人彘的狠勁兒,嚇得司馬遷寫《史記》時手都哆嗦。可問題是——這些記載都是贏家寫的。
舉個有意思的例子:隋文帝的獨孤皇后,史書說她善妒到不讓皇帝碰其他妃子。但換個角度看,這何嘗不是古代少見的"一夫一妻制"實踐者?那些罵她"善妒"的文人,擱現(xiàn)在說不定要被女權(quán)主義者懟回去。
二、影視劇里的套路化形象 ????
說到《甄嬛傳》里的宜修皇后,那句"臣妾做不到啊"成了經(jīng)典表情包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這劇重播了87次還能穩(wěn)居收視前五,可見觀眾對"皇后有點壞"的設(shè)定有多上頭。但編劇于正說過大實話:"不把皇后寫成反派,宮斗戲根本立不住腳!"
??為啥編劇都愛黑化皇后?
1. 戲劇沖突需要"大BOSS"
2. 符合大眾對深宮女人的想象
3. 歷史記載本身留有創(chuàng)作空間
三、藏在珠簾后的生存法則 ????
看過故宮里的鳳冠嗎?那玩意兒足足有4斤重!頂著這么沉的帽子,想當個歲月靜好的白蓮花?門兒都沒有!明朝萬貴妃比皇帝大17歲還能專寵,靠的可不是傻白甜。她給憲宗找妃子的奇葩操作,現(xiàn)在看來簡直是古代版PUA大師。
有個冷知識:清朝26位皇后里,有11位沒活過30歲。在人均壽命30+的古代,這個數(shù)據(jù)細思極恐——當皇后可是個高危職業(yè)!孝全皇后暴斃之謎到現(xiàn)在都沒解開,野史說是被太后毒死的,你說嚇人不嚇人?
四、現(xiàn)代人該怎么看"壞皇后"標簽? ???
現(xiàn)在刷短視頻,經(jīng)??吹経P主們給歷史皇后"翻案"。比如給慈禧洗白的視頻能獲贊百萬,說她把巧克力引進中國、修鐵路搞洋務(wù)。要我說啊,看歷史人物得學會"剝洋蔥":
? 去掉男權(quán)視角的濾鏡
? 區(qū)分事實記載與文學演繹
? 放在具體歷史情境里看
拿《清平樂》里的曹皇后來說,史書夸她賢德,電視劇卻把她拍成憋屈受氣包。有歷史系教授吐槽:"這哪是宋朝皇后,分明是現(xiàn)代職場小白穿越過去的!"
五、那些被誤解的"壞"可能只是... ????
考古發(fā)現(xiàn)挺打臉的: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兵器,證明商朝武丁的皇后真是帶兵打仗的女戰(zhàn)神。史書說她"好祭祀",可能不是搞封建迷信,而是當時最高級的國家祭祀官。
再看《鶴唳華亭》里被罵慘的趙皇后,原著小說里她明明是個政治犧牲品。電視劇為了戲劇效果,硬給她加了十幾場宮斗戲。觀眾看得過癮了,真實歷史人物卻被黑得媽都不認。
六、換個角度看"皇后有點壞" ????
說句公道話:能在深宮活下來的女人,哪個沒點手段?就像現(xiàn)在職場里,女高管要是雷厲風行,保不齊就被說"女魔頭"。要是溫溫柔柔的,又有人說"靠臉上位"。當皇后難,當被記住的皇后更難!
最近有個挺火的說法:把《如懿傳》和《延禧攻略》對照著看,同一個乾隆皇后,能演出完全相反的兩種人設(shè)。這恰恰證明——歷史人物的多面性,從來不是非黑即白。
??說到底,"皇后有點壞"這個標簽:
?? 是權(quán)力游戲的副產(chǎn)品
?? 帶著性別偏見的歷史濾鏡
?? 滿足大眾獵奇心理的創(chuàng)作套路
下次再看到電視劇里心狠手辣的皇后,不妨多想想:要是真像小白兔似的,她能在吃人不吐骨頭的后宮里活過三集?那些被史書蓋章的"壞",說不定藏著驚心動魄的生存智慧。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?